一﹑摩擦材料配方定義:
包含鋼纖維,多孔性鐵粉,增摩填料,石墨,焦炭潤滑劑等。鋼纖維與鐵粉含量大概在40%以上。
二﹑主要特性:
1﹑較低的成本。
2﹑高的導熱性。
3﹑優(yōu)良的耐磨性。
4﹑適用于重負荷制動工況。
三﹑摩擦材料存在的主要問題 :
1﹑噪音、振動、粗糙度,容易引發(fā)低頻噪音,同時伴隨車體的劇烈振動。
2﹑粉塵較多(高溫衰退不好)。
3﹑高金屬含量使得低溫低速制動力不足,易產(chǎn)生腳踏力疲勞。
4﹑高的熱導率和升溫速率使熱量被傳遞到制動鉗及其組件上,這種熱量會加快制動鉗,活塞密封圈及回位彈簧等組件的老化。高的熱導率易使摩擦材料過快產(chǎn)生熱分解和高溫衰退,會使制動襯片出現(xiàn)剝離或開裂現(xiàn)象。
5﹑粘附性和易生銹,銹蝕后粘附對偶或者損傷對偶,磨損加劇。
小結:體積百分比是衡量摩擦材料較正確的單位。一個優(yōu)良的配方工程師應該主動了解各種原材料的基本性質(密度、粒度、硬度、水分、化學成分、彈性模量),同時應該清楚的知道各種摩擦材料對摩擦材料制品的微觀和宏觀性能的影響。目前據(jù)我了解國內來說,多數(shù)配方設計試驗為重量比,為了回避原材料性能基礎數(shù)據(jù)不足的缺點。對于摩擦材料配方來說,想從理論上用簡單明了的公式來表示配方組分用量與摩擦性能之間的關系是非常困難的,例如混料時間、壓制時間、壓制壓力、保壓時間、放氣時間、磨削方式、對偶材料的材質等因素的變化隨時隨地都影響著制動過程中的制動性能。對于配方本身來說尚不能準確的用理論方法來確定各種原材料的配比,也不能確切的推導出配方與性能之間的直接定量關系,多數(shù)依賴長期積累的經(jīng)驗。這就要求我們技術人員要有豐富的摩擦原材料性能基礎知識以及刻苦鉆研多做試驗的精神。
